企業(yè)有眾多會議,但有一個會必須要開,那就是經營分析會。一般而言,經營分析會在公司、經營管理者和員工層面均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
事實上,很多優(yōu)秀的企業(yè)都有開經營分析會的習慣。
經營分析會是企業(yè)監(jiān)控戰(zhàn)略目標執(zhí)行情況的重要機制,是企業(yè)戰(zhàn)略執(zhí)行的監(jiān)控和決策平臺,是企業(yè)PDCA循環(huán)的指揮窗。
但也有不少企業(yè)不開經營分析會,或者經營分析會時開時不開,很隨意。為什么呢?有些是認為開會沒用,大家都忙,不如多干點活;這些想法都是不可取的。
看華為如何高質量開好經營分析會
華為對經營分析會的定位是作戰(zhàn)會議、作戰(zhàn)指揮系統(tǒng),必須聚焦于集中力量打勝仗,目標是準確預測并達成年度經營目標。
需要分析如果年度經營目標完成了,是如何完成的,做好了哪些步驟,將關鍵動作提煉總結為標準操作分享;如果目標沒有完成,是什么原因導致的,要找到根本原因和應對措施;還要明確下一次戰(zhàn)役的目標、行動及需要的炮火是什么!
“一報一會”制度是華為應用得非常成熟的管理工具,其中“一報”是經營分析報告,“一會”是經營分析會。
在華為經營分析會一定會體現出以下特點:
一、聚焦目標
唯一的目標是年度經營目標(這個目標不可以隨意調整);對照目標談結果、對照目標談差距、對照目標談行動。
二、聚焦問題
要發(fā)現業(yè)績的差距,要發(fā)現經營的風險,要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以及行動方案。
三、聚焦機會
解決問題只能改善情況,真正幫助企業(yè)實現年度經營目標的是機會;要列出未來的機會清單;了解這些機會能否支持年度經營目標;對準機會談策略行動與資源。
每個企業(yè)對經營分析會的邊界定義是有所差異的,但是不論怎么定義,經營分析會都不是簡單的工作匯報,不是蒙混過關的故事會,不是表態(tài)會,也不是批斗會。
在前兩期的會議文章分享中,筆者已經談到所有會議都會遵循會前、會中、會后的基本邏輯,對于經營分析會來說,也是同理。
一般而言,組織高質量的經營分析會有五個要點。
1、清晰明確的議題
會議議題必須聚焦目標、聚焦問題和聚焦機會,不只是按部門順序“排排坐”匯報。
2、參會人員確定
議題決定了哪些人來參加會議,要么過來做報告,要么過來討論問題做決策,減少“陪會”。
3、會前準備
各負責人提前思考和分析(拿數據);會前跨部門討論,協(xié)同達成一致;能會前解決的事情不上會討論。
4、高效議事
說問題,講差距,給策略,會中高效決議,下達明確的任務(SMART行動計劃)。
5、會后落實
針對會議決議和行動計劃有專人跟進,確保責任落到實處。下次經營分析會第一項內容就需要展現決議執(zhí)行結果。
經營分析會的各種坑,你中招了幾個?
1、經營分析會,避免只說原因,不說措施,也不能說一些含糊其辭的說法,什么“加強、改善、提高、優(yōu)化”等,到底是改什么怎么改?
2、數據分析不到位,沒有數據,談何分析,沒有分析,怎么找原因,怎么聚焦問題……有人說,我不是銷售,沒數據,就是干了很多事,相信我,這種情況都在扯蛋!
3、相同的問題多次上會,這實際上不是開會本身的問題,而是會后跟進的問題,必要的時候要啟用考核機制。
4、經營分析會的召開頻次有月度、季度、半年度、年度。具體每個企業(yè)情況不一樣,可根據業(yè)務的重要程度或者變化速度選擇合適的頻率。以月度經營分析會為例,通常具體的時間會選擇在月初或者月底。別想開就開,想啥時間開就啥時候開。
5、認為經營分析會,都是高層的事,以公司名義開的會,并未下沉至各子企業(yè)、各業(yè)務條線,這是一個非常狹隘的想法。目標是層層向下分解的,目標實現沒有自下而上層層實現,是完成不了的,戰(zhàn)火永遠在一線,在各子業(yè)務線。
經營分析會,還有哪些你踩過的坑,留言給小編,我們一起探討!不要小看開會,認為不就是開會嘛,一看就會。而實際上可能是一開就廢,很多時候,管理者是畏懼開經營分析會的,所以如何把經營分析會開出價值來,是每個管理者的必修課。